史迪威将军在重庆有什么故事?

版次:003    作者:2023年08月10日

约瑟夫·史迪威 1883年,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

不知道史迪威将军当年是否坐过这辆车

史迪威将军生平图片展长期免费开放

除了图片,馆内还有其他文物。

共植“友谊树”

8月8日,由重庆史迪威博物馆推出的“伟大的朋友——史迪威将军生平图片展”上,192张照片,60余件实物,呈现了史迪威将军主要生平事迹和军旅生涯,展示了史迪威将军在华期间对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国人民的热爱。那史迪威将军留下了什么样的故事?他和重庆又有哪些渊源呢?

五次来华,是有名的“中国通”

约瑟夫·史迪威,1883年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美国陆军四星上将,毕业于美国西点陆军军官学校。

在史迪威将军长达42年的职业军旅生涯中,他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911年至1944年之间,史迪威曾五次来华,他对中华文化、中国社会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是当时美国军界有名的“中国通”。

记者在图片展现场看到,除序厅外,展览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史迪威早期成长历程及前四次来华经历;第二部分讲述史迪威在二战时期来华担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并协助指挥中国战区及印缅战场作战的事迹;第三部分讲述史迪威返回美国后的经历以及去世后中美两国人民的纪念活动。

史迪威将军曾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重要贡献,也为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及其抗日武装斗争作出了积极贡献。

1944年11月13日的《时代》期刊曾这样介绍史迪威将军:“在所有美国人中间,约瑟夫·史迪威称得上是颇受中国人欢迎的人。”

2015年9月2日,史迪威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在重庆时住嘉陵新路63号

珍珠港事件爆发后不久,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当时的中国战区统帅部在重庆成立。1942年3月,史迪威出任同盟国中国战区参谋长、中缅印战区美国部队最高司令官、中缅印战区盟军战争委员会美方代表等职。

史迪威将军就居住在如今的嘉陵新路63号,在这里工作和生活直至1944年10月。期间,1943年10月,史迪威率领中美盟军展开缅北反攻战。

作为战区参谋长和美军总司令,指挥作战的同时史迪威还要常常往返于重庆、印度和缅甸处理战区事务,他经常乘坐的专机C-47也被人们称作“乔大叔的战车”,在飞机上与同行人员的聊天,也成为了史迪威难得的休闲时光。

1944年10月,史迪威因不满国民党官吏贪污腐败,同情坚持在敌后艰苦抗战的共产党八路军,受蒋介石排挤,被召回美国。

1946年10月12日,史迪威因患胃癌在旧金山逝世。

据了解,“伟大的朋友—史迪威将军生平图片展”为常设展,免费对市民开放,市民可前往重庆史迪威博物馆(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新路63号)观展。

史迪威将军后代和朱德同志后代在渝共种“友谊树”

“在中国,桂花树象征着友谊和美好!”8月8日上午,重庆史迪威博物馆,约瑟夫·史迪威将军后代与朱德同志后代一起,围在一棵桂花树旁,培土、浇水,希望这棵“友谊树”能变得枝繁叶茂。

80年前结下深厚情谊

80年前,史迪威将军在中国期间与朱德同志结下深厚友情,此后数十年间,后代们也一直在传承这段特殊渊源。

1987年7月6日,朱德逝世11周年的忌日。当天,史迪威将军后裔来华与朱德家人共叙友情。史迪威女儿南希说,父亲在去世前的几个月时曾对她讲:“我真想扔掉手中的铁锨,到那边去找朱德,扛起来福枪,和他并肩作战。”

“外曾祖父与中国军队在一起的照片,是我最喜欢的照片之一,无论是在训练场上,还是在前线和他们并肩作战时,他和中国士兵真正站在一起。”说这话的是南希·米尔沃德,史迪威将军的外曾孙女,当天,她和姐姐苏珊·科尔一行人参观了史迪威将军生平图片展,让她印象最深的,是史迪威将军跟中国军人在一起的画面,让她真切感受到他们之间的联系。

史迪威后代再次来重庆

这并不是姐妹俩第一次来重庆,20年前,姐妹俩曾参与了纪念史迪威将军诞辰120周年活动,那次经历对姐妹两人产生了重大影响。这次重庆之行,姐妹俩带着第五代两个家庭5个孩子来参加活动,最小的亨利·米尔沃德仅有6岁。

“当时我们都还小,现在,我们的孩子都长大了。”苏珊说,如今,能向孩子们展示这座城市,别具意义。

“在美国,我们可以告诉孩子们家族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但在这里,我们能向孩子们介绍重庆这座城市和人民,能身临其境了解史迪威将军当时的生活和工作,为孩子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角,把过往事迹联系起来,这是我们在美国没法实现的。”南希笑着说。

谈及两次来重庆的感受,苏珊说,她看到重庆的巨变,重庆建起许多高楼大厦,技术日新月异,交通迅速发展,但有一件事情并没有改变,“那就是中国人民热情依旧,我们感受到重庆人民待人真诚的态度。”

苏珊说,未来,她会发扬史迪威将军的优良品质,会竭尽所能助推中美友谊长存。

据了解,重庆史迪威博物馆作为国内唯一一座以外国军人名字命名的博物馆,一直致力于开展史迪威和中美关系研究工作,成为了研究战时中美两国政府与人民友好往来的重要基地、军政各方高层人士对华交流的主要桥梁、中美民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史迪威研究中心主任陶燕表示,通过举办这次系列活动,将有助于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我相信,史迪威将军后代与中国的这段特殊渊源会一直延续下去。”

采访的最后,苏珊·科尔感慨万千,“我们期待着多年后再来看看这棵桂花树,希望它茁壮成长,枝繁叶茂,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综合上游新闻、华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