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取寸口与寸口脉诊手法定位的历史源流

朱丹平 重庆市中医院

版次:010    作者:2024年09月06日

在古代中国医学的宝库中,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是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这些帛书不仅记录了当时社会的诸多方面,更在医学领域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在《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的《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我们可以发现《阴阳脉死候》、《脉法》等脉书,这些文献是《黄帝内经》中关于脉象理论和切脉方法的重要内容。在《玉版论要篇》、《脉要精微论篇》、《平人气象论篇》、《三部九候论篇》等篇章中,对脉学的论述更是详尽。例如,《素问·经脉别论篇》中提到:“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这句话强调了脉象在诊断中的重要性。而《素问·玉机真藏论》则阐述了五脏与胃的关系:“五脏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藏之本也。

《难经·一难》基于以上认识,首次提出了脉诊“独取寸口”的方法,强调:“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然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寸口者,五脏六腑之终始,故法取于寸口也。”明代医家李中梓在《诊家正眼》中对此做了进一步的解释:“经曰‘脏真高于肺,以行营卫阴阳’者是也。是以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肺家一经之动脉,可以见五脏六腑强弱吉凶之征兆也”。

古之三部九候者,一身之全,分为上中下;一部之内,各有天地人也。内应九藏,外应九野。《难经·十八难》针对寸口脉之“三部九候”提出了明确的定义:“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难经·二难》对寸关尺脉的定位做了进一步的说明:“脉有尺寸,何谓也?然。尺寸者,脉之大要会也。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西晋王叔和所撰《脉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详细描述了浮,芤,洪,滑,数等二十四种脉象的名称、形态。该书针对寸口脉脉诊部位作了较明确的说明,提出“从鱼际至高骨(其骨自高),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阳出三分,阴入三分,故曰三阴三阳。”

关于寸口手法定位的认识与发展,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患者臂姿摆放,二是医生持脉用指部位,三是高骨定关与布指。在病人摆臂姿势要求上,清代医家王燕昌在《王氏医存》中提出:“故病轻者,宜正坐直腕仰掌,病重者,当正卧直腕仰掌,乃可诊脉。”明代医家卢之颐撰《学古诊则》进一步在医者持脉用指部位上提出人之三指参差不齐,持脉时必使指头齐平,节节相对,方可按脉。又三指端之皮肉,食指感觉最灵敏,中指最厚,无名指更厚,故诊脉时必须用“指端棱起如线者,名曰指目,以按脉之脊,”方能脉象显然。同时提出医者若指甲不加勤剪,指不能直立,以指端厚肉按脉,易生错觉。诊脉以三指平按,或三指垂直下按,均不适当。最好以35度斜按,不但指目感觉较灵敏,也便于推寻。在寸口脉诊高骨定关与布指定位方面,王叔和首次提出了掌后高骨(桡骨茎突)为关的认识,其后在《千金方》及《脉诀》中亦有阐述,几经发展,遂成千古定论。历代医家描述亦非常详细,如明代著名医家汪石山提出:“欲诊三部,先以中指揣得高骨,名为关上;既得高骨,微微抬起中指,以食指于高骨之前,取寸口脉。诊寸口毕,则微微抬起食指,再下中指,取关上脉。诊关上毕,复微微抬起中指,又下无名指于高骨之后,取尺中脉。”并且提出三指间的距离与病人的手臂长短有关,臂长则疏下指,臂短则密下指,不必拘于一寸九分之说。这些细节的描述,不仅体现了古代医家对脉诊技术的精细追求,也反映了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技术的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