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02 作者:2024年09月06日
“明明交了学费,却不得不再花钱购买选修课程,我连着两年连一门都没选到过!”近日,自称为西华师范大学在校学生的小李在网上反映,学校公选课课程遭到高年级学生抢课转卖,部分学生面临无法修满学分或将影响正常毕业的窘境。
在倡导多元化的当下,大学生抢课已经是常规操作。僧多粥少,一些高质量的热门课程,难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也很正常。但是,小李所反映的“公选课被恶意抢课售卖”的现象,确实离谱。
据悉,该校的选修课分为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前者由几十门课程组成,课程不分专业和年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修。校方考虑学生毕业需要学分的情况,对于公选课的选课采取阶梯式沙漏模式,就是优先大四、大三选择。于是,部分高年级的学生利用一些网络软件进行刷课抢课,在短时间内抢光课程,而后在网上兜售,根据课程的抢手程度和重要性,叫价几十、几百甚至几千。
从课程设置的初衷来看,公选课不分专业和年级充分体现了自主选择性理念,有利于学生的灵活选择和个性化成长。基于毕业的现实需要,让高年级优先选课也在情理之中。既然如此,何以出现恶意抢课售卖的乱象?部分学生的“利欲熏心”确实有些出人意料,但学校的选课管理制度所暴露出的疏漏更应该好好反省。
众口难调,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选课需求,或许很难做到,但确保所有学生都能选到公选课,则是学校的分内之事。学校应根据学生需求和兴趣爱好,合理设置公选课程,增加课程容量和多样性。源头的流量足了,抢课的难度也就缓解了。此外,学校也可以尝试用“魔法”打败“魔法”,比如动用大数据等手段,及时检测识别出异常,从技术上断绝恶意抢课,把课程资源留给真正需要的学生。
与此同时,对于部分“利欲熏心”的学生,也要加强教育引导,让其认识到恶意抢课售卖行为的危害性和不道德性,营造诚信选课、公平竞争的选课氛围。据荔枝新闻